日本地下自行车停车系统——ECO Cycle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因此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力求集约和紧凑。在用地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市区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保护周边景观、保证救护及消防通道的顺畅,日本技研制作所(Gikken Seisakusho)以“地上文化,地下机能”的设计理念,开发了一款全自动化自行车存放系统——环保型耐震地下自行车停车场(ECO Cycle)。旨在通过将停车场建在紧邻目的地的地方,鼓励人们更加频繁地使用自行车,通过紧凑的空间利用缓解大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紧张,同时消除人行道的乱停车现象,释放地面空间,将这些空间用于休闲、娱乐及文化活动。
地下ECO Cycle内部的机械化停车系统(来源: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ECO Cycle?
ECO Cycle是一种全自动化的自行车存放系统,具有易操作和便利性高的特点。用户只需在自行车前轮安装感应器并随身携带IC卡,再刷卡便可快速存取车辆,而且最短8秒、平均13秒的取车速度,方便快捷。ECO Cycle通常靠近大型交通纽约站,方便换乘并鼓励使用自行车出行。
在用户初次使用时,需由停车场旁车检所的管理人员进行验车,以确保车辆的车型、尺寸和重量等在可使用该停车设施的范围内。已通过车检及车辆信息登录成功的自行车,会在其前轮支架处安装感应器,车主可同时被配与用来取车的IC卡。
用户停车时,首先将自行车推入设备门前方的车轮凹槽处;当系统识别到自行车前轮感应器时,设备门便自动打开,并夹紧前轮固定;最后,按下“入库开始”按钮后,自行车会被自动“吸入”到停车库中,并快速停放在空余的停车位上。取车时更为简单,只需轻轻刷下IC卡,设备便会迅速将你停放的自行车从车库中取出,送回到你面前。
ECO Cycle车辆进出库设施(来源: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ECO Cycle通常修建在街道地下。地下纵深12.4米、宽7.71米,曾经的规格为11.6米和8.15米。该系统在地面占地仅为一辆机动车的面积,却可同时容纳204辆自行车停放。而存放相同数量自行车的地面停车场占地360平方米。该停车系统可与建筑物合并成为地上式自行车停车场。
ECO Cycle可高效利用土地(来源: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较小的占地面积大幅释放了地面步行空间(来源: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地下式和地上式ECO Cycle示意图(来源: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截至目前,技研制作所已在日本全国修建52套ECO Cycle系统。其中,东京都内的11个车站处建设的31套系统共可容纳5892辆自行车存放。该地下停车系统曾获得日本机械学会的“2012年度优秀制品大赏”奖项。
地上式 VS 地下式
地下式系统案例——东京品川站
位于品川站港南星公园的5个地下ECO Cycle(来源: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品川站是日本首都东京的重要城市枢纽之一,日平均客流量可达90万人次。随着车站周边大规模商业设施、办公楼及高层公寓的开发建设,品川站成为城市商业中心之一。随着车站客流量的增加,车站周边自行车停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缓解车站的自行车停放压力,日本技研制作所在品川站南口附近的港南星公园建造了5套ECO Cycle,可供1020辆自行车同时存放。这是东京首个建成的ECO Cycle案例。从2010年7月1日开始运行地下停放系统以来,曾经停放于品川站南口地区的1000余辆自行车就彻底消失了。
地上式系统案例——东京六本木站
夜间的六本木地上式ECO Cycle(来源: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六本木是东京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大使馆、高级酒店和大型商业设施鳞次栉比。但由于缺乏自行车停车设施,技研制作所配合住宅楼的改建,设计修建了省空间且具有高收纳性的地上式ECO Cycle系统,并于2017年8月1日起开放使用。
作为六本木地区最大的自行车停车场,该系统有助于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增加自行车的停放空间,减少车辆盗窃的发生,同时也鼓励了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的积极性。六本木站旁共修建了2套ECO Cycle系统,可同时存放408辆自行车。
日本此类对土地纵向开发利用的理念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若是可以打造这样的停车系统,释放的地面空间便可用于建设绿化和休闲设施,“还地于民”的日子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