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育儿帖?不,这是儿童友好城市的推广帖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ITDP倾情奉上“儿童友好城市推广贴”,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力争为儿童营造一个友好的城市环境。世界上有870个联合国认证的儿童友好城市(包括地区),而拥有世界12.5%儿童人口的中国,却还是0个!
儿童友好城市是什么
儿童友好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 简称CFC),是指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阐明的四大原则:对儿童不歧视,符合儿童最高利益,保障儿童生存和获得最大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儿童的观点为指导,承诺并致力于实现本辖区内儿童权利的城市、城镇、社区或其他行政体系。
究竟为什么要建儿童友好城市?
小编原以为一个城市能对儿童成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结果查了一圈资料才发现,原来如此重要!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有系列论文指出,从受孕起的1000天内,儿童的发育对外界干预极其敏感。恶劣环境的影响,不仅会伴随孩子终生,还将导致更下一代的发育缺陷。
通常所说的儿童的早期发育,大致包括以下几个不同领域:
大脑发育-包括认知能力(关注、解决问题、理解因果)和语言能力(学习识别和使用单词)
生理发育-包括运动能力,比如爬行、走路、能够拿起笔。
心理发育-包括社会情感能力,比如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让自己平静下来,与其他孩子相处融洽。
要想早期发育顺利进行,需要很多东西:
充足的营养
医疗保健
良好的亲子关系
安全舒适接近自然的环境
玩耍的机会
大脑发育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原来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类个体的大脑从胚胎时期就开始发育,0-6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2岁,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50%-60%。
5岁,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90%,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复杂化。
6、7岁,儿童的脑重已接近成人的水平,约达1280克。
8岁,人的神经系统各部分几乎都完全发育成熟。
而新生儿阶段直到约18个月,儿童的大脑每秒钟会建立700次神经元连接,在这个阶段,幼儿受到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从住房、食物、饮水、医疗保健、环境卫生、休闲场地,甚至城市交通。
这种快速的发展变化,在成人阶段是不存在的。所以一个儿童友好的城市环境对儿童的发育成长,以及将来一生的影响极其重要。
图片来源: Conel 1959 图片来源:网络
生理发育
幼儿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整个身体状况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变化,骨骼肌肉的生长以及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幼儿期平均每年增高6-7 cm,体重平均增加2kg。
大肌肉群:3岁左右发育旺盛,比如爬、跑、跳等大肌肉的活动。
小肌肉群:5岁左右开始发育,比如抓握、手工等小肌肉的活动。
图片来源: 搜狐
可以说,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由于身体柔软,容易学习许多动作,而且喜欢模仿和重复,因此,城市中有充足的社区公园、游乐场所、休闲绿道等公共空间供儿童活动玩耍,有助于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得到充足的锻炼,促进健康有益的生理发育。
物质环境
空气
刚出生的婴儿每分钟呼吸30-60次,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每分钟呼吸24-40次,成人每分钟呼吸12-18次。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指出,活跃的成年人平均每天吸入约1万至2万升空气,按相对体重计算,3岁的儿童安静时空气吸入量是成人的2倍。因此,儿童对污染物的吸收量是成年人的两倍。
图片来源: 网络 图片来源: 网络
食物和水
同时,出生6个月的婴儿饮用水的比例是成人的7倍,1-5岁的儿童吃的食物是成人的3-4倍。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与成人相比,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系统尚未成熟,对许多有毒污染物的代谢、解毒、排泄能力不及成人。儿童对物质环境有高度易感性。
噪声
噪声会导致儿童:
紧张
睡眠中断
听力损失
听觉辨别障碍
较差的认知发展
增加的压力水平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纽约市一项关于高速公路交通对儿童听觉辨别能力影响的研究表明,暴露在较高分贝环境下的儿童听觉辨别能力受到损害,从而对阅读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城市中的雾霾、汽车尾气、噪声、二手烟、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等问题将对成长阶段的儿童造成巨大的影响。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发展、车辆电气化等措施有利于减轻城市中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大食品药品饮用水等的监督力度、创建推广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儿童友好型企业等皆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心理发育
儿童作为社会个体,同样具有高层次的需要,尤其是内心渴望与他人交往,并且获得他人的认同。
根据埃里克森( Erikson)人格发展理论*,幼儿正处于主动性对内疚阶段,主动性也意味着向前的运动。其外显为:利用身体攻击侵入别人的身体、使用侵犯性语言侵入别人的耳朵和心灵、用位置移动侵入别人的空间和用无限的好奇心侵入未知事物。
图片来源:网络
此时的幼儿较以往有更多的自由,能自主地探究生活。当其目的无法实现或发生自主性冲突时,便由内生发出一种内疚感。因此,幼儿的活动环境就必须考虑幼儿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因素,让活动环境成为能够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的多彩世界,促使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
*埃里克森( Erikson)人格发展理论提出,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八个社会心理阶段,分别是:信任感对怀疑感、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主动性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感对同一混乱感、亲密感对孤独感、繁殖感对停滞感、完善感对失望。
建立关系
儿童的生活环境,不只有物理环境,还包括“人”的环境。
“人”的环境,即与儿童有关的人(如父母、祖辈、保姆等)看护人,为照料人为儿童营造的情感和互动氛围,也称为“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环境,对儿童的成长也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来自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Center on theDeveloping Child atHarvard University)的长期研究,提出了“毒性压力”(ToxicStress)的概念,泛指儿童接收到的,来自与人互动产生的、不可逆转的负面情绪及随之产生的不良压力。研究发现,这种毒性压力对儿童的大脑和机体会产生器质性的损伤。毒性压力之下,儿童的神经元受损,与正常的神经元相比,联结更少。
图片来源:ITDP
亲子互动:质量决定儿童的成长
父母、祖辈、看护人必须积极回应儿童的需要、与儿童建立温暖、亲密、充满关怀的互动关系。在城市环境中,看护人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发生在社区玩耍、护送上下学、坐公交车、超市购物、餐馆吃饭、医院看病甚至过危险的马路和上下有障碍的人行天桥等等环节,期间对儿童以及看护人不友好的设施会一定程度影响看护人的情绪和出行欲望,进而影响看护人与儿童之间的良好互动,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NACTO 图片来源:网络
保障通勤
一个成人一天的出行轨迹通常是家-公司-家。而一个看护人一天的出行轨迹可能是家-市场-学校-生活服务中心-家-学校-公园-超市-家等。
图片来源:ITDP
一位背着婴儿,手上牵着两个要上学的孩子以及家人一天的食物,左顾右盼危险的车流等待合适时机过马路的妈妈,图片来源:网络
为看护人的出行轨迹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便利,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建议以地域生活网点为核心,提供必要的商业、行政、医疗、福利、教育等服务,居民可通过步行或便捷的公共交通在15-20分钟内获得基本保障服务。
自然
环境中阳光、空气、土地、沙池、花草树木、玩具、材料就是要与孩子的生命、心灵和精神产生关系和信息的传递。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不断探索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靠记住事实。因此,接触自然和自然元素对于所有儿童建立联系和了解世界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指出,多接触自然,对儿童的好处:
改善心理健康
提升注意力,延长注意力持续时间。*
增强儿童各方面能力,包括运动、语言和想象的能力。
*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研究人员借助卫星图像评估了1500名儿童出生、四五岁以及七岁时住所方圆100米、300米和500米内绿化程度,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两次注意力在线测试。结果显示,家住公园附近的孩子在测试中出错更少,反应速度更快,注意力持续时间更长。
综上所述,虽然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但儿童的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模式是相似的。正是在幼年时期,大脑以及各项技能的基本结构才得以奠定。一生中的所有发展都建立在幼儿期建立的基础能力之上。
所以建立一个对儿童友好的城市非常重要
下一步,ITDP将继续深入探究儿童友好城市的创建原则和最佳案例,从①社区、②街道、③学校、④医院、⑤公共场所等方面着手,通过以下多个方向进一步研发儿童友好城市设施:
开放性空间(满足儿童自主探索的心理需求,满足儿童关注和参与外界活动的需要)
领域性空间(有助于限制和约束儿童不文明行为,强化儿童角色意识和责任感)
私密性空间(满足儿童有选择地控制自己与他人接近或交换信息的需要)
为城市提供更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敬请期待!
同时,ITDP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在中国的发展,积极助力长沙、深圳、广州等城市在儿童友好城市方面的推广和建设。
热烈欢迎各地政府、机构多多合作,共建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Conel, JL. Thepostnatal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 Cambridge, Mass: HarvardUniversityPress, 1959.
Piaget, Jean. "The stages of the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clinic 26.3 (1962): 120.
城市建设者们,你们愿意从95厘米的高度看城市吗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97338
陈思,是什么决定了儿童大脑的发展?——儿童的早期发展:脑的发育、环境和亲子互动http://www.sohu.com/a/245485450_806482
口袋幼师,童年的成长与环境,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然环境的滋养!
http://k.sina.com.cn/article_5599936826_14dc8413a0340025ou.html
徐勇, 杨鲁静. 现代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影响[D]. , 2005.
LANDRIGAN P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 anddisease in American children[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s,2002,110:721-728.
LANDRIGAN Pj, CARLSON JE, BEARER CF, et al.Children’s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a new agenda for prevention research[J].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998, 106(S3): 78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