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零”排放——伦敦新能源公交汽车推广
夜晚的伦敦西区似乎比白天还亮,璀璨夺目的灯光与闪烁的广告牌一起渲染着热切与浪漫的气氛。
其中一处广告牌上展示着这一地区正在上演的众多戏剧与音乐剧,成群结队的观众穿着较正式的服装走进剧场大厅,等着期盼已久的演出拉开帷幕。
剧院侧旁,单行三车道Tottenham Court路旁竖立着一块134路公交站牌,这趟英国典型的红色双层巴士从伦敦的北芬奇利郊区出发,穿过多姿多彩的肯特区,来到伦敦市区核心地带。
13公里长,耗时约60分钟的路线已运营多年不曾改变,不同的是,2019年这条路线上的所有公交车全部将柴油动力车更替为了纯电动车。
背景与挑战
与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面临着空气质量问题一样,伦敦也正经历着一场与城市空气污染对抗的持久战。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进一步加深,让这个被GaWC定义为Alpha++最高层级世界城市的地方变成一块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汽车数量及出行量明显增加,由此产生的排放气体危害显著扩大。据估计,由交通而产生的排放要为英国每年约40000例死亡病例负责,并造成了至少20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
虽然早已进入后工业时代,欧洲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伦敦依旧榜上有名。(来源:https://energydesk.greenpeace.org/2016/11/03/causes-londons-air-pollution/)
面对挑战,英国政府首先从政策层面寻求改变,2008年英国通过《气候变化法案》,确立了到2050年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至少80%,2019年6月,又通过修订《2008年气候变化法案》确立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最终目标,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以法律形式确立“净零碳”目标的国家。这其中,占2017年英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最大的单一污染源(27%)——交通领域的减排效果至关重要。
尽管从目前的整体效果来看,运输领域的排放治理缓慢(1990年以来交通输运领域排放仅减少2%),但2019来以伦敦为首的城市正开始加大在交通排放治理的作为,公交新能源化便是策略之一。
世界首个“超低排放区”
——以城市核心区域治理为推广引擎
低排放区将由市中心向外逐步扩展,并最终将整个伦敦覆盖来源:https://urbanaccessregulations.eu/countries-mainmenu-147/united-kingdom-mainmenu-205/London
2019年4月8日起,经过几年的酝酿与市长的变动,伦敦市终于在市中心一片约21平方公里的区域设立了全球首个“超低排放区”。
首阶段实施区与原有拥堵收费区域一致,不同的是那些老旧、污染不达标的车辆除缴纳拥堵费外,还需每天缴纳12.5-100英镑,后期阶段实施区域将扩展至几乎伦敦市所有范围。
除此之外,伦敦市从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在进出伦敦市核心区的12个外围通道上设置了“低排公交区”,在这些区域内,所有公交要求达到欧VI及以上排放标准,以此降低整个伦敦市中心的空气污染威胁。
公交新能源化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行动,截止2019年9月,伦敦市共推广超过200辆纯电动,20辆氢燃料电池,3240混合动力公交,新能源占到9396辆全市公交车的36%,且以早期混合动力技术路线为主,这一点与我国城市通常采用纯电动推广方式具有较大差异。
2006-2018伦敦公交四种车型每年采购占比来源:Bus fleet data & audits, TfL
但从2016以后,纯电动自身技术发展已基本成熟,车辆价格及性能特别是电池价格及电池能量已能较好满足公交现实运营需求的情况下,伦敦市公交车电动化的推进加快,近期伦敦交通部一次签订2020年78辆纯电动公交运营合同。
穿梭在伦敦市区的比亚迪 ADL Enviro200EV纯电动大巴,搭载324kWh容量电池 来源:Alexander Dennis
值得自豪的是,其背后有着中国知名汽车制造公司比亚迪的身影,目前比亚迪通过与英国当地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纯电动大巴已经占据了英国60%以上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中,在伦敦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80%以上。另一家中国企业吉利在英国新能源出租车领域也同样处于领先地位。
定期发布实施监测结果
——优化新能源技术及实施路线逐步实现零排放
此外,在伦敦实施超低排放区政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实施区域的空气质量评估监测,以及对已有政策和新政策的实施进行评价。虽然“超低排放区”仅实施不到一年,但伦敦市政府第一份半年期报告显示,超低排放区政策减少了13500辆车进入伦敦核心区,77%的进入车辆达到欧VI排放标准,这比2017年的39%,2019年3月政策实施前的61%,有着明显提升。
2016年伦敦NO2排放物分布,绝大部分在其交通道路沿线 来源:London Atmospheric Emission Inventory
类似的结果也在英国一家著名的工程机械技术公司对低排放区的一项排放监测遥感研究结果中得到显示:
1)城市核心区与外围地区交通运输构成不同,核心区域内公交车及出租车比例特别高,这些车辆是区域NOx排放的主要贡献源,尤其是NO2;
2)轻型商用货车的NOx排放情况与柴油客车相似,欧V至欧VI能够满足NOx排放量削减;
3)重型货车(大于12.5吨)排放标准的从欧V提高至欧VI对清洁空气战略的帮助将十分显著;
4)公交车NOx排放已经在欧VI排放标准施行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出租车排放问题依旧严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伦敦中心城区主要NOx排放源;
这些实证结果对于未来伦敦下一阶段低排区域的具体实施细则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了公众对收费政策特别是环境相关创新收费政策的信任与支持。
经验借鉴
2010-2019年9月英国电动车上牌数 来源:SMMT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尽管英国电动车保有量仍然较低,私家车领域不足1%渗透率,但今年9月英国电动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97.7%,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作为主要解释答案,但电动汽车的技术成熟提升所带来的市场接受程度增长也是重要因素,并成为未来英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率的决定性要素之一。
整体而言,伦敦案例对于我国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借鉴点在于:
01 新能源推广应与城市可持续交通规划相衔接,城市的排放控制仅靠公交电动化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交通出行结构的可持续改善始终是城市交通问题治理的基础原则。
02 以重点区域治理为触媒,设立低排放区域,后期进行逐步扩大实施方案将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虽然这需要拥有特定的城市结构,并非普遍适用,但分阶段的实施理念值得我们在推广中借鉴。
03 为促进公交燃油车退出,伦敦市长努力协调伦敦交通局车费冻结和无限制的Hopper巴士票价,并在税收层面寻求更多突破。调整现有财政资金安排,多方扩大新能源公交的资金支持是重要诱因。
04 科学完善的监测制度能为政策实施的初衷进行确认及后期改进优化,这一点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具有重要参考,实证科学的监测工作应加入到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安排中。
参考文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w_emission_buses_in_London#cite_note-TfL_bus_fleet_audit-1
Mayor of London, London’s electric bus fleet becomes the largest in Europe, 05 September 2019, https://www.london.gov.uk/press-releases/mayoral/london-has-europes-largest-electric-bus-fleet.
C40 Knowledge, London Environment Strategy
Air Quality, 2018, <https://www.c40knowledgehub.org/s/article/London-Environment-Strategy?language=en_US>.
https://www.intelligenttransport.com/transport-news/87086/the-london-electric-bus-fleet-is-the-largest-in-europe/
https://urbanaccessregulations.eu/countries-mainmenu-147/united-kingdom-mainmenu-205/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