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过客回归生活 · 广州环市东广场的空间活化改造
作为广州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形成、最为成熟的中央商务区,广州市环市东商圈却随着近年来城市总体向东的发展方向而稍显暗淡,然而!就在近日,位于世贸中心大厦、友谊商场、丽柏广场、白云宾馆围合的中心——环市东广场的新面貌,以点带面地使这里再一次聚集了人气,再一次告诉世界:
广州,不只有天河。
ITDP有幸受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邀请参与本次环市东广场的活化改造。通过非机动车优先改善、弱化机动车干扰、开放市民活动空间等方式,全面提升约0.7公顷广场空间的品质。使周围生活工作的人们不再认为只是此处的过客,而是真真正正的市民!
广州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由以前的一味只从雄鹰角度出发,回归到蠕虫角度的思考,懂得城市空间并不纯粹为机动车考量,关怀步行者、骑行者是当代体现城市场所的人文关怀之余,同时激活周边商业的不二之选。
环市东广场改造前鸟瞰(2017.04)
环市东广场改造后鸟瞰 (2017.10)
改造前
改造前的环市东广场乍看并无大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圆形喷水池与景观绿化,配上早晚高峰通勤人群行色匆匆的背影,似乎是大城市的标配场景。然而:
- 大尺度的喷水池,因为运营管理成本过高,后期以“一滩死水”常驻
- 封闭的绿化景观占了大部分的广场空间,想驻足的市民却只能在边上席坐
- 行人步行空间不足且流线混乱、被车行流线隔断
- 导致行人被迫走在机动车道上
改造后
- 打开封闭的景观空间,以孩童伸手可触的水幕与旱喷的,打造出可进入的互动景观空间
- 提供足够的城市家具(座椅、照明灯具等)
- 合并分割空间的行人友好广场铺装
- 非机动车空间进行物理隔离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 机动车空间有机压缩:取消部分停车位,增加步行区域、减少行人过街距离
- 对空间进行控速、机动车道标有“礼让行人”标识
尤其受到小朋友欢迎的旱喷广场
兼顾装饰性的座椅
开放的草坪营造城市中真正体验自然的空间
进入白云宾馆的道路改以步行铺装
简洁的广场护柱同时兼顾地灯功能
自行车与行人共享的空间